膏方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治疗方式,具有调体治病、补虚祛邪的作用,涵盖调、补、防、治这四大功能,在恶性肿瘤的防治及后续治疗方面有着独特优势。
早期的 “膏” 或 “煎” 主要用于治病,到隋唐时期才出现了补益类膏方。秦伯未在《膏方大全》中指出,五脏六腑的枯燥虚弱都能通过膏方来滋补。
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膏方能够改善患者的虚弱体质,增强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力,从而实现预防疾病发生、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目标。
01、肿瘤患者适宜服用膏方
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可分为内外两个因素,内因是正气虚弱、阴阳失调、气血运行失常、脏腑功能失调等。
外邪入侵则是由于人体正气内虚、脏腑功能失调,使得毒邪乘虚而入,蕴结于经络、脏腑,久而久之形成肿瘤。
人体正气亏虚不仅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基础,还与肿瘤的转移、扩散密切相关。
秦伯未在《膏方大全》中提到:“膏方并非单纯补剂,而是包含救偏却病之义”。
临床开方会根据肿瘤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,添加活血行气、清热解毒、软坚散结等药物来祛邪治病。
所以,中医膏方具备调治之功,肿瘤患者适合服用膏方。
02、膏方适用于肿瘤治疗全过程
膏方可以根据肿瘤发展早、中、晚期不同阶段的不同病机特点进行开方,也能按照手术、放疗、化疗等肿瘤的不同治疗阶段开方。
在肿瘤病情相对稳定阶段,西医进入随访阶段,中医能发挥 “治未病” 的优势,巩固之前的疗效,从整体观念出发,运用膏方补虚扶正、祛邪治病的作用来防止肿瘤复发、转移。
许多肿瘤患者在经过手术、放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介入治疗等现代医学手段后,正气受损,往往会留下副反应,如倦怠乏力、胃肠道反应、肝肾功能损害、骨髓抑制、放射性炎症等问题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中医膏方从整体观念出发,个体化遣方用药,达到平衡阴阳、培补五脏、扶正祛邪、调和气血的多方面功效。
用药咨询、饮食指导、免费答疑,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18380396936